我的电脑出了点问题,看不到韩英猜谜一文的全文,只能看到两道题,下面的字就出不来了。那位电脑高手能赐教帮忙?不胜感谢!
是呀,老美军拒吃法式炸薯条的事我也听说过,当时还不知这薯条根本不是法国老儿发明的。法国老儿一向自命清高细腻,嘲笑老美的饮食结构还来不及,高卢人的后代怎会发明这类只能诱发肥胖症的 美式Junk food呢!和肯鸡一样,也许还是憨实务实的,大块头儿的老美的专利。
又及,我以前和法国人打交道的体会是和他们拚智慧,否则他们会永远“... 眼看人低"。
法国薯条竟是这样的来头。
感
说法国薯条,比利时人不以为然。比国人觉得,无论品质和广泛程度,法国人哪里比得上比国人!法国人听到比国人的意见,觉得比国人言之有理,说要是人到了比国,Il n’y a que ca! (Nothing but this!)
做炸薯条,土豆(其实是土豆)不选呆楞的和水气大的。炸两回,死劲炸一回,捞出来,控,控啊控,等油温度上来了,再炸一回。这炸两回的技术有些偏,想通了,是顿悟的事儿,想不通,得想一会儿。就这,有人还想注册专利,我说算了吧,觉得谁傻呀?
法国人在中国待没几天,就想他那steak和frite。那可是,想想都好,赶紧吞咽口水。Steak加frite是法国人的根本伙食。不过,如果说frite是美国大兵作品,steak是个外来语,绝对来自英国,那法国的民族文化有问题了。
我爱吃steak和frite,不在乎其背景。看见巴黎外附人戊子五月亚中私邸热烈聚会,先看烤的是什么(主人很实在),再看人。在北京吃,有的地方论克,是论克,不是论客。我几乎急了,以后出去卖炸酱面,我非得论根儿卖。
是啊,想想当年美军拼死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反攻希特勒,死了那么多优秀大兵,攻打伊拉克期间法国的不支持难免让老美难以释怀。我不懂外交,只是即兴而说。
不知惠杰的炸薯条是啥子味道,我可是对炸薯条特别挑剔。软了不行,糊了不行,粗了不行,细了不行... 闹了半天,就只认一家店卖的炸薯条。我自己掌勺儿炸出来的别说别人不爱吃,我自己都难以下咽。你说这门技术不申请专利行吗?
这么说来,法国本土的法语里都加杂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英语,被英语区包围的法人后裔魁北克的法语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了。
有意思,台湾为什么称花生为土豆呢?同是汉语,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外附的人,只会说实话,唉,看着让人心疼。蒸半熟,温猛两炸,千古精彩,呀呀,就这么说出去了。
所谓大师,不过三两招儿。
本来还想凭着这几招儿多少赚几个方便来着。
莉莙也做饭了?这世界,要不然多少年依然,要不然就这么突如其来。那你就专攻薯条儿吧。容易出成绩。带上
晓敏和我说,世界,中国人吃得最好;欧美,法国人吃得最好,故此,学法语的中国人不冤枉。我觉得相当深刻,道出了芸芸法语学子的心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17:44:31编辑过]
首先谢谢韩英照顾,知道我腿不方便,让我歇歇。但你上来就聊吃,那就是郭不可忍。大夏天的,别总吃炸的,上火,高脂肪。换换口味吧。
凉拌三丝:
原料:土豆2个(匀溜个,半斤)、芹菜3两、胡萝卜2根、葱一根、酱油、香油、醋、糖、辣椒油等。
备料:这是个考刀工的活,土豆、芹菜、胡萝卜都切丝。越细越好,如粉丝。那擦子擦也行。切好后,分别码放。
加工:烧开水,先下土豆丝(要吃脆的,土豆丝先用冷水浸泡片刻。);然后芹菜丝、胡萝卜丝。焯好后,用冷水过一下,码在一盘里。葱切丝,码在三丝上,再淋酱油、香油、醋、糖、辣椒油。用“桂林辣椒酱”也不错。推荐用“特辣”的。香。
上桌后,搅拌一下即可。此菜特点:红、绿、白三色鲜艳、素淡清香、入口爽脆、味道可随意调整。佐酒拌饭均佳。
Frite 不是美国大兵的作品,是美国大兵将法国的 frite 称为French fry,这是我对韩英贴子的理解。
美国大兵一定觉得法国薯条与美国薯条有差别,才创造了Frend fry这个词。以本人一管之见,我觉得法国薯条与美国薯条有质的区别。法国薯条不仅个头更大更饱满,而且外脆内软,而再看巴黎麦当劳的薯条,虽然也叫 frite ,但又细又干,有时吃起来如同嚼柴火。我由此得出结论,法国薯条比美国薯条好吃,其实我在美国并没吃过薯条,所以也不知道生活在美国的校友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巴黎麦当劳最近推出了一种又胖又香的薯条,但不称frite,而称delux potato。
韩英是否还应提及并解释一下French kis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20:39:37编辑过]
教授韩,就这么点儿事,就要犯心脏病了,至于吗?不就是两个人,先那个啥,再那个啥,又那个啥,完了就那个啥了嘛!有什么呀!
下一个题目,French Toas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7 23:40:31编辑过]
对!French kiss 绝对是法国人的专利,而且是巴黎人。记不清是哪位校友写过一篇文,题目很浪漫,好像是什么“赛纳河上的小岛或小路”之类的,小路上还遇见了不少法国名流,法国情侣什么的。
噢,想起来了,一定是惠杰!刘总编可不是一个“靠一膀子力气吃饭的人”, 绝对是个“资深的法国特色问题专家”,侃 French kiss 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看见题目下显出小卫署名,再看见小卫大姐呀那淳朴真挚和气可亲的面容,心里说,这下好了,到底公理要说话了。
我面向祖国的高山大河,祈祷。
穆家三思,如粉丝状,看样子很吃功夫。与桂林辣酱契合,是个新思想。这个菜,看来要细心静气地享用。添上山珍木耳,也应该好。
玲玲(韩)的FRENCH TOAST,只听了一声叫板,撕云裂帛,没见内容。
英教授讲课英语,怎么都是FRENCH呢?非洲人民看着急。
这个贴子有问题,留下众多疑问。还惦记着看French Kiss的结果呢,就没了。不知道是那部《法兰西之吻》的电影呢,还是那至少13个步骤之多的技术操作过程。
韩英的自由主义要批判。
有关英语的笑话:
现在国内人人会讲几句英语。进而推广至办公业务中。某公司部门新任经理,在接到一批国外定单后,想谋个私利也出去腐败一下,故给总经理打了一份要求出国的报告。
很快批示回来:“Go a head!”
经理乐极。立即定票、置办行装。等出发那天,一早赶到公司,想向总经理辞行一下。在门口碰到总经理秘书。秘书问:“打扮这么精神去哪儿啊?”“出国!”“出国?”
看到秘书疑惑的样子,经理赶紧掏出总经理批示。秘书一看就乐了。“嗨,咱X总的英语你还不知道。Go a head。是‘去个头!’”
The French kiss is a timeless and passionate gesture of romantic affection. The
French kiss is like the poetry of kissing.
谁还有更美更形象的句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5 16:09:51编辑过]
避实就虚。
[em01][em02][em04][em08][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6 22:31:41编辑过]
做这幅画的人真乃 "奇才"。小和尚那么小,挺冤枉的,深表同情。
人性、佛性、皆率性;渐悟、顿悟、终须悟。
小小和尚志气高,
自学《金瓶》有目标。
九九归一成正果,
西门官人做博导。
她那谁的那泥帝,咋把小时候照片贴出来了呢?
《小小和尚志气高》
小小和尚志气高,修行自有路千条。
《花花公子》天天读,枕边放着〈龙虎豹〉。
〈西厢〉〈红楼〉是入门,通读〈金瓶〉写报告。
〈肉蒲团〉上习打座,〈一层楼〉里上辅导。
剃了光头唸着经,管它黑猫与白猫。
经查,小和尚确系从“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那嘎瘩来的。时间是上早读,照片不是周老虎照的。特此。
警方现在正通缉此人。据说此人和上图小和尚有关。如有知线索者,请电:12345678。找:JQK。
《七律》二首
小小和尚志气昂,
性命双修本领强。
悟得万千变化身,
照前照后一个样。
又:
小小和尚志气昂,
另辟蹊径入庙堂。
不学‘赵州’礼‘清凉’,
《金瓶梅》里寻道场。
有人指证:就是他!小时候剃光头,看《金瓶梅》。
经查,那并非是云南腾冲的热泉,而是前面打座之人的功夫显现。出家人不打诳语。
小小和尚苦练功,青灯古佛闻晨钟。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不放松。
修的青丝上秃顶,练的鼻梁架墨镜。
功成身后烟霞起,宝典无敌是《金瓶》!
欢迎光临 外附校友联谊会 (http://waifu.zhongyueyong.top/)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