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标题: 猜猜英语谜 [打印本页]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12 16:39:27     标题: 猜猜英语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08-7-12 22:0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国祺    时间: 2008-7-12 23:1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7-13 01:30:26

周末了,也来凑个热闹,贡献一段:
English is a crazy language。
Let's face it: English is a crazy language. There is no egg in eggplant nor ham in hamburger; neither apple nor pine in pineapple.
English muffins weren't invented  in England or French fries in France.
Sweetmeats are candies while sweetbreads, which aren't sweet, are meat.
对不起,没有贴上中译文[em13][em09][em11]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13 15:08: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7-14 01:06:03

我的电脑出了点问题,看不到韩英猜谜一文的全文,只能看到两道题,下面的字就出不来了。那位电脑高手能赐教帮忙?不胜感谢!


是呀,老美军拒吃法式炸薯条的事我也听说过,当时还不知这薯条根本不是法国老儿发明的。法国老儿一向自命清高细腻,嘲笑老美的饮食结构还来不及,高卢人的后代怎会发明这类只能诱发肥胖症的 美式Junk food呢!和肯鸡一样,也许还是憨实务实的,大块头儿的老美的专利。
又及,我以前和法国人打交道的体会是和他们拚智慧,否则他们会永远“... 眼看人低"。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15 09:20: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08-7-15 16:18:28

法国薯条竟是这样的来头。

谢韩教授。

说法国薯条,比利时人不以为然。比国人觉得,无论品质和广泛程度,法国人哪里比得上比国人!法国人听到比国人的意见,觉得比国人言之有理,说要是人到了比国,Il n’y a que ca! (Nothing but this!)

做炸薯条,土豆(其实是土豆)不选呆楞的和水气大的。炸两回,死劲炸一回,捞出来,控,控啊控,等油温度上来了,再炸一回。这炸两回的技术有些偏,想通了,是顿悟的事儿,想不通,得想一会儿。就这,有人还想注册专利,我说算了吧,觉得谁傻呀?

法国人在中国待没几天,就想他那steakfrite。那可是,想想都好,赶紧吞咽口水。Steakfrite是法国人的根本伙食。不过,如果说frite是美国大兵作品,steak是个外来语,绝对来自英国,那法国的民族文化有问题了。

我爱吃steakfrite,不在乎其背景。看见巴黎外附人戊子五月亚中私邸热烈聚会,先看烤的是什么(主人很实在),再看人。在北京吃,有的地方论克,是论克,不是论客。我几乎急了,以后出去卖炸酱面,我非得论根儿卖。


作者: 李协燕    时间: 2008-7-16 06:54:22

一位捷克朋友让我知道什么是”土豆“。大陆的”土豆“指马铃薯,台湾的”土豆“指花生。炸薯条的说法准确,避免人误以为是炸花生。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7-16 09:29:25

是啊,想想当年美军拼死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反攻希特勒,死了那么多优秀大兵,攻打伊拉克期间法国的不支持难免让老美难以释怀。我不懂外交,只是即兴而说。

不知惠杰的炸薯条是啥子味道,我可是对炸薯条特别挑剔。软了不行,糊了不行,粗了不行,细了不行... 闹了半天,就只认一家店卖的炸薯条。我自己掌勺儿炸出来的别说别人不爱吃,我自己都难以下咽。你说这门技术不申请专利行吗?
这么说来,法国本土的法语里都加杂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英语,被英语区包围的法人后裔魁北克的法语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了。

有意思,台湾为什么称花生为土豆呢?同是汉语,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16 10:35: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晓敏    时间: 2008-7-16 14:26:06

英语版的“不辞而别”拿法国人当靶子,法文正好相反,用 Filer à l'anglaise(英国式的告别)回敬。不知是谁抄袭。
比国要争炸薯条的专利也未尝不可,不过得先说好了属于哪一部分,法语区和佛朗德荷兰语区的分裂有不可避免的趋势。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08-7-16 17:39:42

 

 

外附的人,只会说实话,唉,看着让人心疼。蒸半熟,温猛两炸,千古精彩,呀呀,就这么说出去了。

所谓大师,不过三两招儿。

本来还想凭着这几招儿多少赚几个方便来着。

莉莙也做饭了?这世界,要不然多少年依然,要不然就这么突如其来。那你就专攻薯条儿吧。容易出成绩。带上LA PUREE,原料一样,比薯条还容易些。另外,你这资深外交官声称不懂外交,你让我们这些靠一膀子力气吃饭的很不放心呐。

晓敏和我说,世界,中国人吃得最好;欧美,法国人吃得最好,故此,学法语的中国人不冤枉。我觉得相当深刻,道出了芸芸法语学子的心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17:44:31编辑过]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7-16 19:48:57     标题: 凉拌三丝

首先谢谢韩英照顾,知道我腿不方便,让我歇歇。但你上来就聊吃,那就是郭不可忍。大夏天的,别总吃炸的,上火,高脂肪。换换口味吧。

凉拌三丝:

原料:土豆2个(匀溜个,半斤)、芹菜3两、胡萝卜2根、葱一根、酱油、香油、醋、糖、辣椒油等。

备料:这是个考刀工的活,土豆、芹菜、胡萝卜都切丝。越细越好,如粉丝。那擦子擦也行。切好后,分别码放。

加工:烧开水,先下土豆丝(要吃脆的,土豆丝先用冷水浸泡片刻。);然后芹菜丝、胡萝卜丝。焯好后,用冷水过一下,码在一盘里。葱切丝,码在三丝上,再淋酱油、香油、醋、糖、辣椒油。用“桂林辣椒酱”也不错。推荐用“特辣”的。香。

上桌后,搅拌一下即可。此菜特点:红、绿、白三色鲜艳、素淡清香、入口爽脆、味道可随意调整。佐酒拌饭均佳。


作者: 史晓帆    时间: 2008-7-16 20:36:26

     Frite 不是美国大兵的作品,是美国大兵将法国的 frite 称为French fry,这是我对韩英贴子的理解。

   美国大兵一定觉得法国薯条与美国薯条有差别,才创造了Frend fry这个词。以本人一管之见,我觉得法国薯条与美国薯条有质的区别。法国薯条不仅个头更大更饱满,而且外脆内软,而再看巴黎麦当劳的薯条,虽然也叫  frite ,但又细又干,有时吃起来如同嚼柴火。我由此得出结论,法国薯条比美国薯条好吃,其实我在美国并没吃过薯条,所以也不知道生活在美国的校友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巴黎麦当劳最近推出了一种又胖又香的薯条,但不称frite,而称delux potato

   韩英是否还应提及并解释一下French kis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20:39:37编辑过]


作者: 左惠珍    时间: 2008-7-16 20:56: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17 08:43: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韩玲玲    时间: 2008-7-17 23:34:45

教授韩,就这么点儿事,就要犯心脏病了,至于吗?不就是两个人,先那个啥,再那个啥,又那个啥,完了就那个啥了嘛!有什么呀!

下一个题目,French Toas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7 23:40:31编辑过]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7-18 08:54:54

对!French kiss 绝对是法国人的专利,而且是巴黎人。记不清是哪位校友写过一篇文,题目很浪漫,好像是什么“赛纳河上的小岛或小路”之类的,小路上还遇见了不少法国名流,法国情侣什么的。
噢,想起来了,一定是惠杰!刘总编可不是一个“靠一膀子力气吃饭的人”, 绝对是个“资深的法国特色问题专家”,侃 French kiss 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em01][em01][em01]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18 09:33: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王辉    时间: 2008-7-19 02:23: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08-7-19 08:31:07

英侃英格力士谜语,咱只会鼓捣毛拧,狗头摆那几句的,不敢造次。调侃高卢鸡的最浪漫的那个,是男人的专利,这会儿,惠杰肯定正研究呢,拿出一个将女人震晕的描述,戊子之夏聚会时现场表演。[em09][em09][em09]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08-7-19 12:01:19

看见题目下显出小卫署名,再看见小卫大姐呀那淳朴真挚和气可亲的面容,心里说,这下好了,到底公理要说话了。

我面向祖国的高山大河,祈祷。

穆家三思,如粉丝状,看样子很吃功夫。与桂林辣酱契合,是个新思想。这个菜,看来要细心静气地享用。添上山珍木耳,也应该好。

玲玲(韩)的FRENCH TOAST,只听了一声叫板,撕云裂帛,没见内容。

英教授讲课英语,怎么都是FRENCH呢?非洲人民看着急。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19 19:4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倪庆云    时间: 2008-7-21 12:0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7-25 10:19:33     标题: 强劲“鹰格力士”

这个贴子有问题,留下众多疑问。还惦记着看French Kiss的结果呢,就没了。不知道是那部《法兰西之吻》的电影呢,还是那至少13个步骤之多的技术操作过程。

韩英的自由主义要批判。

有关英语的笑话:

现在国内人人会讲几句英语。进而推广至办公业务中。某公司部门新任经理,在接到一批国外定单后,想谋个私利也出去腐败一下,故给总经理打了一份要求出国的报告。

很快批示回来:“Go a head!”

经理乐极。立即定票、置办行装。等出发那天,一早赶到公司,想向总经理辞行一下。在门口碰到总经理秘书。秘书问:“打扮这么精神去哪儿啊?”“出国!”“出国?”

看到秘书疑惑的样子,经理赶紧掏出总经理批示。秘书一看就乐了。“嗨,咱X总的英语你还不知道。Go a head。是‘去个头!’”


作者: 史晓帆    时间: 2008-7-25 16:09:14

    The French kiss is a timeless and passionate gesture of romantic affection. The

 French kiss is like the poetry of kissing.

 谁还有更美更形象的句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5 16:09:51编辑过]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25 18:0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韩玲玲    时间: 2008-7-26 03:14:27

避实就虚。

[em01][em02][em04][em08]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26 06:59: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7-26 09:54:32     标题: 雾里看花

雾里看花,我看花、花看我、物我两忘,是为至境。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7-26 10:58:23

“雾里看花,我看花、花看我、物我两忘“说的是一种出世的心态和意境,“French kiss” 表现的则是一对对仍在情天欲海里沉浮的痴男怨女。两种意境的美妙结合提示我世上的人大多是在入世和出世间徘徊,惆怅,感悟......嗯, 有点儿藏传佛教宗客巴黄教改革前红教的味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6 22:31:41编辑过]


作者: 倪庆云    时间: 2008-7-28 08:4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7-28 09:29:05

做这幅画的人真乃 "奇才"。小和尚那么小,挺冤枉的,深表同情。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7-28 11:27:56

人性、佛性、皆率性;渐悟、顿悟、终须悟。

小小和尚志气高,

自学《金瓶》有目标。

九九归一成正果,

西门官人做博导。

她那谁的那泥帝,咋把小时候照片贴出来了呢?


作者: 紫菜    时间: 2008-7-28 13:05:07

某公,在摊儿上购得一双新款“阿迪达斯”运动鞋,回到家中,翻看商标赫然标注:Made in Deguo !顿时狂吐鲜血300CC!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7-29 08:49:07

哇,原来小和尚不只是一幅搞笑的图画,而是以一位外附的校友的原型为素材的。怪不得那么早就还俗了呢!都是小时候读“金瓶“闹腾的。看来这人性和佛性还是有冲突啊!有道是,神仙本是凡人作,只怕凡人心不坚...

作者: 倪庆云    时间: 2008-7-29 09:22:04     标题: 西门大官人太忙、芒、茫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7-29 12:02:56     标题: 小小和尚志气高

《小小和尚志气高》

小小和尚志气高,修行自有路千条。

《花花公子》天天读,枕边放着〈龙虎豹〉。

〈西厢〉〈红楼〉是入门,通读〈金瓶〉写报告。

〈肉蒲团〉上习打座,〈一层楼〉里上辅导。

剃了光头唸着经,管它黑猫与白猫。

经查,小和尚确系从“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那嘎瘩来的。时间是上早读,照片不是周老虎照的。特此。


作者: 倪庆云    时间: 2008-7-30 10:19: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7-30 10:22:11     标题: 警方正在通缉此人

警方现在正通缉此人。据说此人和上图小和尚有关。如有知线索者,请电:12345678。找:JQK。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8-7-30 11:45: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7-30 15:11:26     标题: 照前照后一个样

     《七律》二首

小小和尚志气昂,

性命双修本领强。

悟得万千变化身,

照前照后一个样。

又:

小小和尚志气昂,

另辟蹊径入庙堂。

不学‘赵州’礼‘清凉’,

《金瓶梅》里寻道场。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7-31 08:17:08     标题: 就是他!

有人指证:就是他!小时候剃光头,看《金瓶梅》。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7-31 10:23:19

这是什么地方啊?怎么云遮雾障的?打坐人看样子挺虔诚的,可是他身背后的几个字不像佛家语呀。既然“阿弥陀佛”了,就请“普渡众生”一下,能向各位看官儿们介绍一下背景地吗?
作者: 倪庆云    时间: 2008-7-31 13:19: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1 09:35:55

经查,那并非是云南腾冲的热泉,而是前面打座之人的功夫显现。出家人不打诳语。

小小和尚苦练功,青灯古佛闻晨钟。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不放松。

修的青丝上秃顶,练的鼻梁架墨镜。

功成身后烟霞起,宝典无敌是《金瓶》!


作者: 周莉莙    时间: 2008-8-2 20:38:05

谢谢庆云的介绍。
感觉“热海大滚锅”几个字并非出自古道古人之手,故少了许多“思古之幽情”的仙气,反而具有现代人敲凿的匠气和商业气。(旅游开发,可以理解)打坐人的静思冥想也许能降伏这股红尘的浮躁气.   如若思绪开小差到“金瓶”上去,一切可就前功尽弃了。(讲笑而已,不必当真)





欢迎光临 外附校友联谊会 (http://waifu.zhongyueyong.to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