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标题: 谈谈种族歧视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8-11-18 18:56:04     标题: 谈谈种族歧视问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8-11-18 18:59: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8-11-18 19:21: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8-11-18 19:54: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俍    时间: 2009-3-20 01:0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27 23:2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俍    时间: 2009-3-28 09:5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28 21:05: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韩玲玲    时间: 2009-3-28 22:47:48

理解刘俍“微妙”的意思。奥巴马,赖丝等人确实给了美国少数民族孩子以希望。在这个社会,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我很为这个社会的成长和进步骄傲和高兴。

但美国的种族问题仍然可以说无处不在。不说住宅社区黑白分明,不说“好学校”为什么好,单说2008年,每100个美国20-34岁的男性就有一个关在监狱,而同年龄组的非裔美国男性,则每9个里就有一个被关在监狱里。这就不能不从他们成长过程中找问题了。美国高中的毕业率在70%80%,其中非少数民族的高中毕业率在78-80%左右,而很多大城市的少数族裔集中的学校,毕业率只在50%左右。

只看到了奥巴马和赖丝的光彩夺目,没有看到大城市里街头晃荡找毒品的少数族裔孩子的窘境,是不了解美国社会的,只是看到了表象。当然,能看到奥巴马和赖丝的光彩夺目,也是需要一种积极态度的。在这里生活了23年,我想我能理解这其中的“微妙”。要彻底消除这种微妙的种族歧视,是每个居住在这里的人的责任,无论你是什么肤色。

题目很大,不是几个贴子能说清的。就此打住。不再多嘴。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29 00:0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俍    时间: 2009-3-29 11:00: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29 18:08: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协燕    时间: 2009-3-30 09:54:42

基于刘俍学哥所说的:“美国有色人种的犯罪问题等等,当然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但其中种族歧视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种族歧视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历史演进,是造成犯罪社区环境(客观条件)的主要原因。”,在网上查了一些犯罪的根源跟种族歧视有什么关联的信息。查询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给自己”一个说法“:种族歧视是否真的是致使人犯罪(不管是什么肤色人种的)“相当重要“的原因?从我目前查到的信息看,刘俍学哥提供的社会学信息跟犯罪学的理论是不一致的。不一致的关键一点是:犯罪学里列举的数个原因中,不见种族歧视。
燕清和刘俍学哥的帖子,协燕都喜欢。这些帖子里的内容让人能去思考、去刨根问底,增进认知。赞一把!

作者: 刘俍    时间: 2009-3-30 23:04: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31 00:13: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俍    时间: 2009-3-31 00:47: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协燕    时间: 2009-3-31 06:17:16

谢刘俍学哥回帖的言语,注意到了学哥使用的一串铿锵的判断句式。祝愿学哥在种族歧视文化根深蒂固和存在着严重微妙的种族歧视的美国社会里,万事如意、不与那个社会里众多的种族主义者和具有种族主义情绪的人遭遇,不受到他们施予的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Best!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31 14:31: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31 14:33: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31 14:35: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31 14:36: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菜    时间: 2009-3-31 16:04:34

哈哈!刘俍跑到这里来诲人不倦了?难得几位学弟学妹也“学而不厌”,讨论(或者说是不断的“讨教”)到后来倒不像是讨论种族歧视,而像是讨论诡辩术了。实在忍不住也说两句吧:说到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不能不承认的确是有了长足的改进,尤其是近些年来似乎是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要知道在1955年,女黑人民权运动家帕克斯在巴士拒绝让座予白人,才打响了黑人民权运动的第一炮,到了1957年,美国国会通过《民权运动法案》,赋予黑人投票权,但南部各州仍然反对,1963年,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于华盛顿发表《我有一个梦》的演说,吸引20万人到场,将黑人民权运动推向高潮。进入到1989年:鲍威尔成为首位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黑人,多年后更成为首位黑人国务卿。2005年,康多莉扎·赖斯接替鲍威尔担任国务卿的提名,赖斯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2009年: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奥巴马成为首位美国的黑人总统。黑人中产阶级群体也从无到有地崛起并壮大,他们在生活水准、专业技能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与白人中产阶级在表面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美国各行各界甚至都涌现出很多杰出的代表,在政界,黑人或亚裔同样是名人辈出,从市长、州长、部长和国会议员不再稀奇。但这些能改变美国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吗?能真正提升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实际地位吗?答案是否定的!黑人在美国社会之所以饱受歧视,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经济不平等所引起,经济权才是实质、才是根本原因,公民权只是装饰。只要黑人与“穷人”、“文盲”“犯罪”联系在一起,歧视就不会根本转变,因为资本主义文化崇尚财富,财富就是一切。借用美国第一个黑人亿万富翁;让BET成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黑人控股的公司;成为美国第一个拥有职业篮球队的黑人---约翰逊的一句话,虽然如今的他已是上流社会的权贵,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成功并不代表种族歧视在美国消失了。“如果现在换上牛仔裤走进一家珠宝店,老板还是会把我看作一个什么也买不起的黑人,可能还以为我会偷些什么东西。”因此我们才看到迈克。杰克逊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让自己的外在形体上成为一个白人!我们更看到了,因为是黑人,奥巴马一直对种族问题避而不谈。在此次选举中,奥巴马并未将自己定位成“黑人竞选人”,而是“碰巧是生为黑人的竞选人”,其政治主张突出的是不同种族的团结与融合,并非争取黑人权利。奥巴马代表民主党,只所以能当选与肤色无关,它只反映出美国金融寡头和民众对布什政府的厌倦,希望民主党和奥巴马能带来变化,通过适度的改革使美国走出当前困境(金融危机和两场战争),就像当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一样。其实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驴象之争”并不会改变美国的国家战略政策;白人总统--约翰·麦凯恩或者是黑人总统--奥巴马只是这些政策的执行者而已。即便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也终究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美国白人世界根深蒂固“种族歧视”!


作者: 紫菜    时间: 2009-3-31 16:25:27

刘俍什么时候回美国啦?不会和通用的危机有关吧?我注意到今年的上海车展没有通用了,今天早上看新闻说奥巴马否定了通用与克莱斯勒的合并,并督促它们倒闭,你家太太有没有受到影响?美国的金融危机真的要发展成经济危机吗?还有燕青学弟,别听王朔胡喷,那孙子说话从来就不靠谱!这一点你可以问刘俍,他们从幼儿园时就在一起了,王朔所说的“我认识几个在国内都是坏人的人到美国生活之后都变得非常老实。”其中就有刘俍!我没说错吧?
作者: 燕清    时间: 2009-3-31 18:34: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俍    时间: 2009-3-31 21:36: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菜    时间: 2009-4-1 12:35:17

祝贺刘俍的太太又躲过一劫!看来在美国会中文还是有用的,刘俍不如在那里开一个外附,教中文算啦!就像葛优在电影里演的那样,教点儿“吃了吗?”“为人民服务”之类的。据说王朔其实是个好孩子,小的时候很乖的,其实打架、进局子等都是刘俍一伙儿干的事儿,不知为什么王朔非要把这些事儿都认到自己头上?

顺祝各位同学愚人节快乐!

[em01]
作者: 李协燕    时间: 2009-4-2 09:20:08

紫菜兄的头像身体矫健,脑袋瓜儿也真够棒的。喜欢!赞啦!
听去过中国的老外讲过这样的乐呵事:开始,中国同事、饭店门口的板爷和“抻吃妈你”的对 他说:“吃了吗?”、“出去呀?”、“上哪去”?、“回来啦?”,他心里就暗暗说:我吃没吃,关你什么事?我出去、回来,你们不是看见了吗?干嘛还明知故 问?你们关心我去哪儿,是不是在监视我?后来,他明白了,这只不过是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也就是,外语的Hallo,用中文表达,那形式就多了:出去呀? 遛弯去啊?吃了吗?... 文化不同,有差异。
“种族歧视”,有的是真的受到自认为其种族就比别的种族天生优越的种族主义者的歧视,也有的是由于人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等众多原因,感觉受到了“种族歧视”。实际受到的“种族歧视”是真格的,感觉上受到的“种族歧视”是感觉上的,有差异。“微妙的种族歧视”属于真格的、感觉上的“种族歧视”,或是其他?那就自个给自个一个说法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9:25:39编辑过]






欢迎光临 外附校友联谊会 (http://waifu.zhongyueyong.to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