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4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似曾相识的陌生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林伟 发表于 2008-9-2 14:3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娱乐校友、娱乐大众。

2#
王辉 发表于 2008-9-2 16:25:1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3#
王辉 发表于 2008-9-2 16:28:2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4#
左惠珍 发表于 2008-9-2 18:02:4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制造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方卫平 发表于 2008-9-2 18:11:11 |只看该作者
赞成林伟的看法和建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9-3 00:07:55 |只看该作者

人人都想往美好的友情,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又存在着差距。

 

外附网是一片交流的天地,共同的童年是联系的纽带。这个世界分明虚拟成分不低,却可令我们暂时忘却现实中荣辱与共的朋友,忍痛取消与情人的约会,挤出宝贵时间来此凑一把热闹。那种劲头那种痴迷,连我们自己都诧异。谁让我们赶上了小时候连梦都不敢想的网络时代?

 

外附网上诚如现实世界,不能祈求人人都是朋友,也不能祈求每个话题人人都感兴趣。但灵感来了,遇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扎堆聊上一阵,将长长的诗句从北京一直连到巴黎,再连到澳洲,岂不美哉乐哉?能在一起一乐,陌生又何妨?

 

有时候,也会感觉无聊和没趣,那就歇几天,连网都懒得看,省下时间去会现实中的朋友。情绪再来时,再来聊一痛;又觉无趣,再离开几天。来去自由,无牵无挂,不也挺好?

 

有时我们会吵架,谁让我们是人?待到心情平静时,可能又重归与好。倘若从此反目成仇,分道扬镳,那也没辙。没准等快去天上的学校报道时,还有大彻大悟的机会。

 

政治话题敏感,且多禁忌,亦容易引起分歧。但一味避之怎能避得了?如海内外校友多多理解各自的处境,持不同观点者多多宽容彼此的政见,没准在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我们的神经能够更坚强,我们的视野能够更开阔,我们能够更加优雅地谈论这个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7#
韩英 发表于 2008-9-3 05:54:5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禁止发言

鱼儿离不开--开水

8#
倪庆云 发表于 2008-9-3 09:53:4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云----不知哪里的风吹散了又聚拢,心----不知道何时还在跳动, 人----总是在寻找那一刻,聚----永远是分的朦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9#
周莉莙 发表于 2008-9-3 10:11:56 |只看该作者

          林伟提出的这个题目有讨论的潜力。方兄的加入也给这讨论添了把火。
          首先恭喜韩教授入佛教扫盲班,虚心好学的精神更让我对你刮目相看。等你扫盲毕业了,学姐一定陪着你好好聊。
           其实相识也好,陌生也罢,自古以来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争论有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当这种让人有些尴尬的场面出现时(尤其是在新老熟人之间),我觉得不应该去责备拿出来被讨论的话题,我始终认为这些话题本身是无辜的,虽然我本人对一些话题并不感兴趣。就好比一桌酒席做砸了,没有人会去责备羊腿,牛排,五花肉什么的,只能说大厨师的手艺欠火候。就算不吃荤的,都换上豆腐,萝卜白菜等清一色的素菜,伙计们若不改进厨艺,豆腐照样会煮成一锅粥。网上讨论问题是一样的道理,关键是每个参与者的心态和出发点,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

             我倒是希望校友会能倡导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民主气氛,(除非思想言论自由真的受到某种限制,那就不仅仅是一个校网的问题了)。如果因这种气氛而导致两派之间的反目成仇,从此视如陌路,(当然谁也不希望这种局面出现)  用晓帆的话讲,“那也没辙”,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要打雷’,“人要吵架”,你管得过来吗?这种事可是防不胜防的,   一如天有不测风云。


            建议大家看看最新的一个关于“张丹红”的贴子里燕青同学和牛画家的对话,我觉得非常得体,有分寸,很有绅士风度,他们讨论的恰恰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政治问题,他们彼此对对方的态度应该受到嘉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4 8:58:15编辑过]

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高楼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0#
黄晓敏 发表于 2008-9-3 16:33:00 |只看该作者

没有消失,我在瑞士山上,大家说话都听着哪。

诸位的发言本身,代表了这个网站的魅力。如韩英所说,我们关注从前忽略的事物,发现不懂的东西,听到新鲜的说法,扫盲......,这不正说明上网除了求同",也为"求异"吗?

关于话题,我同意晓帆和莉莙,有些大概是避免不了的。政治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想说,干吗憋着呢?只要不给网站带来麻烦,不对校友作个人攻击,热闹丰富的争论挺好。

网上对话,可以挑选话题,多听少说,有来无回。对象是"似曾相识的陌生人",语言行为和功能都改变了。这是个语言学趣题,也许留给协燕那样的语言学家。

借着林伟的"求小同存大异",我也冒昧扫一扫兴: 在某些情况下,是否可考虑"去真存伪"?(不是去了惠珍只存林伟) 请别误解,我非常佩服真实的人,但真实不一定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象惠杰说的"把感冒、肚子疼、脚气的烦恼化成一个骂,求自己痛快",这样的真实还是藏起来好。从不做饭的家人,忽然勤奋一回,却令人无法下箸,你可以直说难吃,可以微笑不语,也可以鼓励,不见得后者就一定比前者卑鄙。只要不是违心的阿谀奉承,可以不算虚伪吧?

奇梅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我想说的。我跟奇梅姐一样,现在对人评价比年轻时宽容得多。自己的毛病就很多,不是也得别人容忍。孔子的"仁"源于"二人"关系,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其实反过来说也可以。如果人人能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世界就舒服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2022025403号-1 )

GMT+8, 2025-10-19 16:03 , Processed in 0.038947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