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版主
小芒这位资深且虔诚的志愿者戊子之夏不能亲临北京指导(我这个“亲临”和“指导”用得都合适吧?),觉得委屈了。
那张身份证照片上,小芒身披蓝天白云般的长袍,迎风而立,目光深邃,近处看悉尼,远处看世界,朦胧之处看人生的神态,记忆犹新。
转念想,中国有这样多的志愿者,无非是争着抢着为人类友好、为世界和平尽力,不过是表现我们的心意,为我们办事。
看见排练节目。资格忒浅,不敢造次。不过,要是有种菜的,倒是愿意请教。
使用道具 举报
禁止发言
金牌会员
斑竹保镖
论坛元老
不敢露面,心虚。刚说了在北大荒量地号的事,就被看出腿有问题。刚想预热一下,惠杰瞧出咱这眼泛着朦胧。谢谢惠杰直言,自己也知道这是“二五”的毛病。其实,还是韩英发现的早,但人家是教授,没直说,借“道婆婆”之口,给了个“雾里看花”的评语。隔着雾看花,不知是我看花,还是花看我了。好在我不计较。
林伟老弟眼神好。看到“温文尔雅、笑不露齿,文弱几近红楼人物的人物,身手矫健地翻越(1.8米)的椅背。。。”怪不得原和平门的校墙总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儿。再去看《藏龙卧虎》肯定会明白很多。
还有打了20枪,25米靶上居然痕迹不留。这类枪法我知道必定是极高明的。戊子之夏,还没开场,已够吸引。
不仅眼二五,人也二五,为了预热,本人特特准备了不少热汤。比庆云摆一洗澡的池塘少点儿。但凭外附人的谦虚品德,那些汤保证够喝,还够热。
外附网上迎新年,
新网新家再团圆。
心系母校情未了,
吟诗赋画写祝愿。
凝香荣宝斋之北,
聚精和平门之南。
人杰地灵新华街,
同学少年舞翩跹。
确信众生有前缘,
外附变迁情未迁。
感叹桃李遍天下,
根系犹如风与岚。
扫荡空间与时间,
一声招呼如令传。
敢问此情何处有?
不在学校在云间。
对歌对韵对情谊,
同心同愿同浪漫。
借得银杏一缕魂,
偷来丁香三分艳。
彩树银花香槟雨,
怎及梦中故乡餐。
夏至一池动情雨,
柿树依偎烛火闪,
明知来人是故人,
之前从未见过面。
校园花季曾飞歌,
激情壮岁未阑珊。
闲庭华堂欣聚首,
停箸高歌南泥湾,
陈酒相邀迎新时,
荡舟还驾这条船。
四十多年外附人,
忆梦出入城北南。
同门风采处处觅,
游子魂归在心间。
左手撑开云和雾,
右手散去雪与寒。
谁说仙人不做梦,
梦里依稀倚楼栏。
携手即是新长城,
挺胸就如居庸关。
沧桑几回外附人,
无猜童心如昨天。
秋叶不须怨春风,
自在夕阳最灿烂。
惊破什刹一池水,
春发戊子又勃然。
世人谁晓诗中事,
红楼豆汁热水禅。
古人会诗傍溪水,
你我对吟共月圆。
话聊东西南北中,
诗叙兄弟姐妹情。
提起旧话同一笑,
唱出新曲满校园。
每逢新年思幽古,
纵论今昔三千年。
时在今日作何想?
来年再约溪水边。
衷心祝愿外附人,
五洲四海皆平安。
林副社长早早备下纸砚,自是欢迎书法的一片诚心。
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虽以观赏为一贯唯一本份,但是面对弘扬国学大业,义不容辞,理当竭力呼应。
将穆社长主持的戊子新年联诗粗作整理,得六十二句。是当时的作为,有不当、遗漏或不周全处,还请穆、林社长和各位风流诗人严肃指正。如有锦上添花,其乐愈融融。
拟请戊子之夏所有到会贤人志士移至书案前提笔,一人一行或数行,联袂抄录联诗,可以同时抄成几个版本。
自西天取经后,蟠桃流入民间,一年一熟,收获季节,色香迷人。要是果如王辉说,穆社长突然现身花果之间,不宣而至,自有广大社员公道赏罚。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2022025403号-1 )
GMT+8, 2025-10-19 15:10 , Processed in 0.04276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