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标题: 张秋云-- [打印本页]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08-8-18 21:19:33     标题: 张秋云--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08-8-18 21:2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08-8-18 21:21: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19 08:04:31     标题: 心随神往

<p><font size="4">蕴企、秋云,写的真好。一边看,一边觉的眼里热热的。没想到蕴企也去了,真是下了极大的决心。佩服。</font></p><p><font size="4">心随神往!那片山、那条河、那一望无际的黑土地、那一张张憨厚朴实的面孔,那十年,十年的青春年华!</font></p>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08-8-19 08:13:12

<font face="幼圆" size="4">她他芒兄:从哪看出来蕴企去了,她是把秋云写的文章发在这里吧。确实写的真好,可以登在下期外附人上。</font>[em01][em01]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08-8-19 08:52: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19 19:29:56     标题: 是眼发花了

<p><font size="4">对不起,是眼发花了。湿湿的。</font></p><p><font size="4">蕴企,看到留言了。遵命。</font></p><p><font size="4">小卫,我02年会去时,路过10连。没进去。后来在团部(应该是场部)山上的防火塔上照了几张10连的远景。可能太远了点。(到时候贴上你看)去的时候已是秋天,柞木叶子变黄,白杨和桦木仍绿,榛柴条子略呈红黄色,像水墨画一样。地平线上远远的12连只是一小片深色。那是用心才能量出和看到她。</font></p><p><font size="4">北大荒,我们心里的土地。</font></p>
作者: 汪士林    时间: 2008-8-21 17:14:47

<p>秋云写得好,小芒的岔也打得水平高!</p><p>那山、那水、那一棵棵树,一座座房,会永远印在我们的心里!小芒的相片什么时间发呀?</p><p>秋云还是不会注册,上不来,我再帮她。</p><p>&nbsp;</p>[em09][em09]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21 18:53:50     标题: 你们是怎么回来的?

<p><font size="4">士林、蕴企、秋云,你们后来是怎么回城的?</font></p><p><font size="4">我78年初离开时匆匆忙忙的。后来听说大规模返城,最热闹是78年底至79年。实际上你们都比我离开的晚(不过我是82年才回北京的。),是不是?</font></p><p><font size="4">我离开12连的时候,连里应该没几个同学了。崔志明最早上学(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周天荣上学,后来郭大文走,杨建原到一营教书,庄朋到团部教书,张亚琴当广播员,还剩三俄的佟贵新,抚远过来的贾建民,再没别人了。</font></p><p><font size="4">昨天上了58团的知青网,看了好几个小时。</font></p>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08-8-22 14:23:22

<font face="幼圆" size="4">小芒:到啥时候将照片帖上来?老年人好惦记。冬天,我抄近道翻山去过团部,站在山顶上眺望过十连,可惜那时穷,相机都是个希罕物。没畄下几张10连的照片。</font>[em37][em37][em37]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23 08:27:34     标题: 10连

<p><font size="4">小卫,照片贴上了。</font></p><p><font size="4">是在团部山上照的,天雾蒙蒙的,不太清楚。</font></p><p></p><p>[attach]10027[/attach]<br/></p><p>远眺10连。12连在远远的天际线。</p><p></p><p>[attach]10028[/attach]<br/></p><p>这个萝卜大不大。</p><p>[attach]10029[/attach]</p><p>白杨、柞木、桦木林,初秋的水墨。<br/></p><p></p><p>[attach]10030[/attach]</p><p>前边是几笼大豆,后面是水稻田。正在收割。<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3 8:35:54编辑过]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08-8-23 09:28:27

<p><font face="幼圆" size="4">小芒:谢谢。是!是10连。是我们献出青春年华的那个小村庄。虽然半山坡上的房子己搬下山,但左侧,是万顷,我们曾经耕耘过的黑土地。改贺敬之诗:几回回梦里回10连,双手搂住完达山,千声万声的呼唤你啊,心中的10连就在这里…… 我喜欢照片中的10连那种雾蒙蒙的感觉。</font></p><p><font face="幼圆" size="4">小芒抱的那个大萝卜转基因了吧。</font></p>[em08][em08][em08]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24 18:19:59     标题: 依山傍水

<p><font size="4">小卫,10连漂亮,风水也好,背靠山,面向黑黝黝的大片农田,前面不远就是七里星河,我们叫二道河子。9连、工程连后来就在河边建点。</font></p><p><font size="4">12连位于大平原上,冬天大烟泡刮起来,昏天黑地的,冰渣子打在脸上生疼。我们从团部回去经过10连,要再多走十里地!夏天是蚊子、小咬,冬天就是寒风凛冽。现在所有的道路两旁都种了白杨树。从10连、11连、15、直到16连。通往12连的路上也种了白杨。但02年我去时,仍是泥泞一片。因种水稻,排灌渠高于路面,经常跑水。也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回我们连是开四驱车回去的。跟我们去的那辆“别克”,别在团部,根本走不过去。</font></p><p><font size="4">回去看到了李继武,原来你们连的连长,后去抚远任13连连长,从抚远撤回来后,在我们不远建13连,后和12连合并,当了12连的连长。我离开北大荒前,在他手下当了几年统计。绰号“李大咋呼”。他还记得你。我们在的几天,他天天陪吃。他儿子绰号“土匪”,曾是我的学生。他姑娘也是我学生。</font></p><p><font size="4">像秋云写的,现在场里的骨干几乎都是知青教出来的学生。我也去了场部学习,很漂亮。全场的孩子都到场部寄宿上学,连队已没有学校了。</font></p><p><font size="4">02年回去,老帮子们、学生们、我们真是有说不完的话。知青在北大荒已是历史,但知青的故事永远永远留在了那里。</font></p>
作者: 吴健芳    时间: 2008-8-25 09:24:59

<p><font size="4">小芒:</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看了你的照片,真好!</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这次带的是摄象机,也照了几张照片,可大部分时间都在录象,又发不到网上,真遗憾。</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李继武当年在抚远是“向阳4连”,转移回来后转为13连,他一直是连长,到抚远后,我当了连队卫生员,转移回来我还在13连待了一阵子,后来才去了团宣传队。不知他还记得我吗?</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这次回去没见到他。听说他女儿嫁到天津去了,老李常和他老伴儿去天津住</font></p>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26 09:01:41     标题: 李继武

<p><font size="4">健芳,当然记得你们13连在我们北边不远建点的事。后来是因为太近了,13连又开不出多少地来,才和12连合并的。那时我们两个连常比赛篮球,12连输的时候多。</font></p><p><font size="4">李继武,满嘴嘎嘎话,骂人一套一套的。后来到12连,锄草、间苗、割大豆、收玉米,他看着分配好活之后,就回家睡觉去了,等估摸着差不多快收工了,或睡足了,他在地头上出现了。</font></p><p><font size="4">那脑袋好使,当兵时给团长当警卫员。外附几个人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动不动就说,你们外附的怎样怎样。贾二、冬瓜常挂在嘴边上。你这次回去没见到他吗?他就住团部。我有空贴一张他的照片。</font></p>
作者: 吴健芳    时间: 2008-8-26 12:09:16     标题: 再说李继武

<p><font size="3">小芒,你有李继武的照片?是什么时候的,快贴上来看看。</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觉得这李继武特像电影《上甘岭》里头那个连长,大嗓门儿,爱咋呼也爱骂人。记得在10连我在炊事班时,往地里送水,偷开拖拉机被他发现,我是开溜了,那个拖拉机手可被他骂惨了(在“北大荒”的文章中写了这一段)。</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还有一次秋收前在地头给我们动员,李连长大着嗓门说:“俗话说,人是饭,铁是钢,一顿不吃软叮当---”我们一下笑起来,他还生气的问:“怎么啦,我说的不对吗?!”</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一直觉得他人挺好的,骂归骂,从不记仇。76年大学毕业,我回了一趟连队,李继武让我到库房去拿大豆,他说:“你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可惜我没劲儿,只背了20斤。</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次回去我要是知道他住团部,就一定去看他了,太遗憾了!</font></p><p>&nbsp;</p><p><font size="3"></font>&nbsp;</p>[em03][em03][em03][em11][em11][em11]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08-8-26 18:49:27

<p><font face="幼圆" size="4">李继武在咱们进村后不到1年就调走了,他们俩口子对我不错,经常上他家蹭饭去,李继武发不了卫-四声,给我改了名,叫马小维。我到科研班后,每年冬天要去周边的连队取种子做发芽试验。那年去13连取种样,先打了电话告诉他,他邀我在他家喂脑袋。结果那天到了连队路口,有3只狗扑我,不让我进村,我踩着雪,深一脚浅一脚的围着村子转,想抄小路,结果狗越集越多,有10多条了。狗怕人弯腰,那群狗一靠近我,我就弯腰捡雪块,做投掷状。才没被撕了。僵持了有半个多小时,也没数弯了多少回腰,零下30几度的天,整出了一身汗。没着,狗敬业。怎么也进不了村,那会儿也没手机,和村里联系不上。眼看就要打道回村了。后来有个老乡听见这么多狗叫,出来看究竟,阻止了狗,我才进村了。到李继武家,他和老耿做了一桌子菜,正纳闷我怎么还不来呢!听我一说,才知道让村里的狗给治的。</font></p><p><font face="幼圆" size="4">我挺想他的,小芒,快帖照片。还有啥好照片,慢慢吊胃口帖上来。</font></p>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27 12:59:00     标题: 等待扫描

<p><font size="4">小卫、健芳,</font></p><p><font size="4">不是我拿架子,是因为照片要扫描。平时没时间干这事儿。通常只能周末。对不起,等两天。一定把“大咋呼”的光辉形象展示给各位。</font></p><p><font size="4">小卫要是还乡,想见谁,和场部办公室打个招呼,他们会帮忙。我们上次回去是“张二麻子”张罗的。他是原来郝团长的小车司机,后来混到场办主任,我们去的时候是卫生队的党支部书记。</font></p><p><font size="4">士林应该是胜利完成任务了。向你表示敬意和祝贺。志愿者应获当之无愧的金牌。看了不少关于你们的花边报道,很感人。该写点儿东西,让我们也跟你再激动一把吧!</font></p>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08-8-28 10:45:36     标题: 还乡快讯

<font face="幼圆" size="4">小芒惦着咱还乡的事。得赶快汇报。否则有忽悠嫌疑,前两天接大姐大-陈琦的电话,心猛驿动,以为随大部队还乡有信儿了。结果,是有行期了,是9月20几号出发,行程15天。要知道东北9月打霜,有的年份都飘雪花了,绝非冤情。姐儿几个都怕冷,大姐大建议考虑明天夏天再还乡。姐儿四个没异议,希望来年能有异性志愿者随同。不用扛包。</font>[em47][em47][em47]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29 09:22:09     标题: 还说李继武

<p><font size="4">李继武是个人物。</font></p><p><font size="4">嘴巴能“白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骂人不带脏字,但字字咬肉。</font></p><p><font size="4">一年,我们几个弟兄全剃了光头,有咱们同学,还有几个天津哥们儿,是拿刀刮的。在阳光底下一晒,精光瓦亮,要是再出汗,耀眼得很!早读时,李拿眼瞟了我们这一片光亮,慢条斯里地说:“现在,有的小青年,干活不认真不努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全连人看着我们都乐糊涂了。弄的我们也没话说,人家也没指名道姓地说是谁,人家说的是一种现象。散会后,见着我们都问一句:“撞钟哪?”</font></p><p><font size="4">那时动不动就开会,难免烦了没人听,底下就开小会。他上来:“怎么啦,二八月,闹猫哪?!”立即下边鸦雀无声了。谁也不想当那闹春的猫不是。他讲话时比指导员给念红头文件、读报纸好听。不时地损损这个,“磕陈、磕陈”拿个,大家更爱听。笑声不断,遭他数落的,好几天都抬不起头,架不住谁见着都把“乍乎”的话给重复一遍,受不了那个!这叫发动群众,比动不动扣帽子强。</font></p><p><font size="4">“乍乎”也吃过“瘪”。他家的鸡让天津哥们儿一晚上全端了!(我写进《贼过了三年不打自招》里了。)不光肉吃的精光,骨头、毛都塞炉子里烧了。什么痕迹都没有,除非那天早上闻他们打咯的味。健芳不知能否记得,就是吴良贵那帮子。(看这名“无良”)到我们12连后,原来13连那帮就差点儿意思了。我们12连几个天津弟兄,比他们有号,野!</font></p><p><font size="4"></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9 9:26:24编辑过]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08-8-29 11:21:59     标题: 李继武的政治问题

<p><font face="幼圆" size="4">小芒带头议论老领导,咱也想起来个笑话。9-13林彪事件,林彪坠机身亡,最早是从莫斯科的和平与进步华语广播电台知道的,9-14一清早,村里有点异样,听了广播的谁也不敢吭声,约摸过了两星期,李队长知道了全队都在议论这事,召开了全队大会,会上说,这苏修,谣造大了,敌台广播林副主席和黄吴叶李邱在逃出中国的路上,摔死在内蒙古了。谁要是相信了,就是立场问题。又过了两个月,队里传达林彪事件的中央文件,念完文件,有一段发挥,他说:这林彪为什么自取灭亡,还不是和毛主席一唱一合。下面有人说:是唱对台戏吧。他说:一回事。</font></p><p></p>[em01][em01][em01]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08-8-29 21:04: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30 07:34:14

<font size="4">能让人念叨的领导也算好领导了。</font>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31 18:51:08     标题: 02年还乡照片

<p><font size="4">再贴几张02年还乡照片。</font></p><p><font size="4">前排左起:12连司务长许熊;工副业连老职工;12连技术员(后为农场书记)季景春;原10连,后12连连长李继武;不知道;工副业连连长老郭。</font></p><p><font size="4">后排左起:张二麻子;不知道;12连打鱼班班长徐校章;杭州知青祝荣;杭州知青魏延明;在下。</font></p>[attach]10129[/attach]<br/>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8-31 19:12:17     标题: 02年还乡照片续

<p>[attach]10130[/attach]</p><p><font size="4">12通往外面的唯一道路,由于灌渠漏水,一片泥泞。78年我离开时,路两旁什么都没有,后来种了白杨。20多年都这么高了。远山的山坡下既是10连。12连距10连有10里地。走路,在北大荒是最发达的交通。<br/></font>&nbsp;</p><p>[attach]10131[/attach]</p><p><br/><font size="4">在12连的伙房刘班长家合影。我也在伙房干了半年多,刘班长对我们很好。</font></p><p><font size="4">左起:魏延明;在下;刘班长;班长夫人;原来教过的学生;祝荣;现任队支书。</font>&nbsp;</p><p>[attach]10132[/attach]</p><p><font size="4">12连村里现状。原来各家各户没有篱笆墙,现在都用篱笆隔开了。村里的路两旁还种了不少花。</font></p>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08-8-31 19:54:20

<p><font face="幼圆" size="4">谢小芒,让我看到了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的第一位领导的光辉形象。咱们都奔6张了,领导能不老吗?</font></p><p><font face="幼圆" size="4">今天的新闻联播播出佳木斯建成了知青广场。纪念碑上隽刻着第一批到黑土地的知青从1968年始-1976年止。这个广场的建成,也是为纪念知青赴北大荒40周年。以后还乡得去看看。</font></p>[em29][em29][em29][em48][em48][em48]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9-1 18:47:24     标题: 前进6!

<p><font size="4">记得在北大荒说岁数都讲究前进几。是从拖拉机的档位演变来的。谁谁前进3,就是说奔30去了。现在咱都前进6啦!还不知挂的上挂不上那一档呢。</font></p><p><font size="4">“乍乎”连长头发白了,但脸色不错,红扑扑的,嗓门依然如旧。一桌人吃饭,还是他那略带沙哑的嗓子有震撼力。</font></p><p><font size="4">02年回去,还照了柞木林、白桦树......北大荒的一草一木......</font></p>
作者: 倪庆云    时间: 2008-9-4 09:29:58     标题: 可以前进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08-9-6 09:53:59     标题: 庆云楼的问题

<p><font size="4">现在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挂几档。也不是一个老婆一帮孩儿的问题。挂档到山东,满地“档地个档”!</font></p><p><font size="4">当前需要彻查“庆云楼”的问题!要不是我们海外特遣人员眼贼耳长,可能有的问题会隐藏的很深。</font></p><p><font size="4">希望目前在京长驻的谁谁他/她那卫姐严肃调查此事。</font></p>
作者: 倪庆云    时间: 2008-9-8 09:19: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外附校友联谊会 (http://waifu.zhongyueyong.top/) Powered by Discuz! X2